English

“这么多年轻人热爱科学,中国肯定会强大”

1999-06-03 来源:光明日报 记者 宋晓梦 我有话说

本报北京六月二日电(记者宋晓梦)北京师范大学师生日前怀着敬仰之情在校内学术报告厅聆听了世界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教授的学术报告《现代科技与大学教育》,这是杨振宁教授于今年退休后第一次回国做的首场学术报告。

据悉,杨振宁教授之所以对北师大情有独钟,是因为早年他父亲曾在这所学校就读、任教。

热情的北师大师生把能容纳五百人的学术报告厅挤得水泄不通,通道和主席台下面的地板上都坐满了人。杨振宁教授激动地说:“这么多人来听课,这么多年轻人热爱科学,中国肯定会强大。”

杨振宁教授在报告中列举大量生动的事例,说明在过去五十年,大学不仅对科学技术,而且对整个经济都有决定性的影响。他说:“大学的主要任务是教学,但除此之外,大学的另一个重要责任是推进科技的发展。大学怎样推进科技发展,促进创新,怎样使学校的师生都有创新精神?这个问题世界各国的大学都在讨论。”

在对比东西方教育时,杨振宁教授认为:两种教育哲学都可以促进创新人才的培养,美国那种注意培养广泛兴趣、随机的、跳跃式的教育,更有利于百分之三至四天份最高的学生尽早崭露头角;而中国教育的扎实、深入、按部就班,则更有利于另外百分之三十至四十的学生成才。因此两种教育观念应该取长补短。

学术报告后,杨振宁教授即席回答了师生们提出的问题。在回答“您退休后有哪些打算”时,杨振宁教授说:“我将三分之一时间在北京,三分之一时间在香港,三分之一时间在美国。我现在最想和聂华桐教授一起把清华大学那个高等研究中心的工作搞起来。应王大中校长之聘,我是那个中心的顾问。”

在回答有人提出的“培养学生的市场意识与学术研究精神的关系”时,杨振宁教授列举:在科学技术史上,有的科学家既有学术思想,又有市场竞争本领;而有的科学家却只在学术上有创新能力,没有开拓市场的本领。他说:这个不可以勉强。两种人才社会发展都需要。但我认为中国学校培养学生的市场意识还不够。我赞成有更多的人在这方面动脑筋。经济发展不上去,学术也发展不起来,因为那会没钱搞学术。

在回答学生提出的“你获得诺贝尔奖,哪些因素起了主要作用”这一问题时,杨振宁教授除了谈到机遇等因素外,特别强调他在国内学习期间打下的扎实的知识基础,使他后来获益匪浅。报告会后,杨振宁教授愉快地接受了陆善镇校长向他颁发的做该校“顾问教授”的聘书。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